《中国药典》奇楠沉香的质量分析与评价
基础研究 ·基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的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分析与评价
1.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/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/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沉香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室
2.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/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/濒危药材 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

[摘要] 目的 :分析与评价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 。
方法 :按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以下简称 《中国药典》) 2020 年版(一部)沉香药材标准 ,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性状 、鉴别 、浸出物 、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 。
结果:10 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显微结构特征 、理化显色反应符合 《中国药典》 2020 年版沉香标准规定 ,性状 、薄层色谱 、特征图谱不符合规定 ;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 32. 94%~56. 69% ,但沉香四醇质量分数仅 为 0. 01%~0. 02% 。
结论:10 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不符合《中国药典》 2020 年版沉香标准的规定。
国产药用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( Lour. )Gilg 含有树脂的木材 ,作为药材始 载于汉魏时期 《名医别录》, 列为上品[1] ,是我国名 贵药材和香料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以下简称 《中国药典》) 2020 年版(一部) 记载沉香具有行 气止痛 、温中止呕 、纳气平喘的功效[2] 。通常健康的 白木香树自然情况下不产沉香 ,只有受到真菌侵染、 物理或化学等外界伤害诱导其发生防御反应而产生 防御性物质 ,如倍半萜和 2-(2-苯乙基) 色酮类化 合物 ,这些防御性物质参与形成树脂以抵御外界伤 害对白木香的进一步损伤 ,最终形成沉香[3-4]。
“奇楠 ”名称最早见于明代 《星槎胜览》 [5] ,又 名伽㑲、棋楠 、奇南等 。据记载,“奇楠 ”沉香的外 观性状呈蟠结 ,屑成团 ,主产于东南亚国家[6] , 因其 独特的气味和性状可与普通沉香进行区分 。近年来, 香农们在中国广东和海南等地发现了一类奇楠沉香 的种质 ,将其芽条嫁接在普通白木香树上4年后, 采用钻孔法处理 1~2年即可结出高树脂含量的沉香。
因所结沉香香味和性状与记载的“奇楠 ”沉香相似, 该奇楠种质所产沉香在中国沉香界被认为即是“ 奇楠 ”沉香 , 已在广东和海南等地大量种植。
已有研究发现 ,奇楠种质产沉香的化学成分与 普通沉香存在显著差异[7-8] 。但截至目前 ,奇楠种质产沉香是否能作为药用沉香尚无研究报道 。为此, 基于 《中国药典》 2020年版沉香标准 ,本研究对广 东和海南采集得到的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开展性状检查 ,显微鉴别 ,薄层色谱鉴别 ,理化显色反应鉴别 , 浸出物 、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分析 。 旨在验证市售奇楠种质所产沉香是否符合药用沉香标准 , 以及为其能否作为药材在临床上使用提供参 考依据。
1 材料
1. 1 样品
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 ,4批采自海南 ,6批 采自广东 。 同时取 3 批普通白木香种质产沉香(简 称普通沉香) 样品作为对比 ,见表 1。 10 批次奇楠 种质产沉香样品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
海南分所刘洋洋研究员鉴定 ,均为含有树脂的木材, 且课题组采用 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其基原植物是白 木香Aquilaria sinensis( Lour. )Gilg 。凭证标本保存 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沉香鉴 定 中 心 标 本 馆 ; 沉 香 对 照 药 材 (批 号 : 121222- 201203)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。
表 1 : 沉香样品信息
| 类别 | 编号 | 种质信息 | 产地 | 
| 奇楠种质产沉香 | QN01 | 凹身 | 海南 | 
| QN02 | 糖结 | 海南 | |
| QN03 | 波浪仔 | 海南 | |
| QN04 | 汝湖 | 海南 | |
| QN05 | 小孔沉水 | 广东 | |
| QN06 | 熟结半沉 | 广东 | |
| QN07 | 乌身圆叶 | 广东 | |
| QN08 | 金丝油 | 广东 | |
| QN09 | 绿奇楠 | 广东 | |
| QN10 | 乌身圆叶 | 广东 | |
| 普通沉香 | BM01 | 普通白木香 | 海南 | 
| BM02 | 普通白木香 | 海南 | |
| BM02 | 普通白木香 | 广东 | 
1. 2 试剂
对 照 品 沉 香 四 醇 (批 号 : 111980-201601, 纯 度: 96. 8%) 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; GF254 薄层色谱板(德国 Merck 公司); 乙腈为色谱级(美 国 Fisher 公司); 香草醛 、盐酸 、 甲酸 、水合氯醛、 三氯甲烷 、乙醚 、无水乙醇和 95% 乙醇等均为国产 分析级。
1. 3 仪器
152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(美国 Waters 公司); Eclipse 型生物显微镜( 日本 Nikon 公司); LE104E 型电子天平(瑞士 Mettler-Toledo 公司); JY02S 型紫 外分析仪(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)。
2 方法与结果
参照 《中国药典》 2020 版(一部) 沉香标准规 定的方法[2] , 分别对 13 批沉香样品开展性状检查 ,显微鉴别 ,薄层色谱鉴别 ,理化显色反应鉴别 ,浸 出物 、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分析。
2. 1 性状检查
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外观性状见图 1。
10 批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外观形态基本一致 , 均 呈不规则的条 、片块状 , 表面呈浅黄褐色至黑褐 色 , 凹凸不平 , 可见纵向黑褐色 、棕褐色 、黄褐 色或棕黄色条纹交替排列 , 偶见黄绿色 , 致密 , 密布有黑褐色 、棕褐色或黄褐色树脂斑纹 ; 侧边 有孔洞 , 对称分布 , 色较深 ; 断面树脂明显 , 质 地较坚硬 , 易切割 , 刀切顿感明显 , 糯软 , 有光 泽 , 油性足或显油性 ; 气清香浓郁 , 味苦 、辣或 微辣 , 嚼之有麻舌感 。奇楠种质产沉香与普通沉 香的性状 “ 孔洞 、 凹窝表面多呈腐木状 、质地坚 实 、气芳香 、味苦 ”相比不一致 。可见 , 奇楠种 质产沉香性状与 《中国药典》 2020 年版标准规定 的沉香性状不完全一致。
2. 2 显微鉴别
沉香样品经水浸泡软化 ,用刀片切成薄片 ,置 于载玻片上 ,滴加水合氯醛 ,盖上盖玻片 ,显微镜 下观察 ,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显微结构特征 见图 2。 13 批样品均可观察到射线 、导管和木间韧 皮部等显微结构 。木间韧皮部扁长椭圆状 、条带状或“ 岛 ”状 ,数量多 ,细胞壁薄 , 内填充有棕色或 黄棕色树脂 。射线宽至 1~2列细胞 ,充满树脂 ,常 与木间韧皮部相交 。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 ,单个散 在或多个复合聚集 。奇楠种质产沉香的显微结构特征与 《中国药典》 2020年版标准规定的沉香显微结 构特征一致。
2. 3 薄层色谱鉴别
取沉香样品粉末 0. 5 g ,加乙醚 30 mL ,超声处 理 60min ,滤过 ,滤液挥干 ,残渣加三氯甲烷 2 mL 使其溶解 , 作为供试品溶液 。另取沉香对照药材 0. 5 g ,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。分别吸取样品溶液 和沉香对照药材溶液各 10 μL 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F254 薄层色谱板上 , 以三氯甲烷-乙醚(10 ∶ 1) 为 展开剂展开 ,取出 , 晾干 , 在紫外灯 365、254 nm 下检视 ,结果见图 3。3批普通沉香和对照药材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的荧光斑点一致 ,但 10批奇楠种质产 沉香样品色谱斑点与 3 批普通沉香和对照药材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的荧光斑点不一致。
2. 4 理化显色反应鉴别
取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和普通沉香醇溶性浸出物 进行微量升华,所有样品均得到黄褐色油状物 ,较多, 香气浓郁 。于油状物上加盐酸 1滴与香草醛少量 ,再 滴加乙醇1~2滴 ,显色反应后所有样品的颜色逐渐显

图 1 : 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外观性状
注 :IP. 木间韧皮部;XR. 木射线;V. 导管。

图2 : 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显微结构
注 :A. 365 nm ;B. 254 nm ;1 ~ 10. 10 批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;11 ~ 13. 3 批普通沉香样品;CK. 沉香对照药材。

图3: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薄层色谱图
樱红色 ,久置后颜色加深 ,结果见表2。可见 ,奇楠 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的理化显色反应与《中国药典》 2020年版标准规定的显色反应结果一致。
2. 5 浸出物
精确称取沉香样品粉末 2 g ,置具塞锥形瓶中, 精密加入 95% 乙醇 50 mL ,称定质量 ,加热回流 1 h,
表2: 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醇溶性浸出物、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及理化显色反应现象(n=3)%
| 编号 | 醇溶性浸出物 | 沉香四醇 | 理化显色反应现象描述 | 
| QN01 | 34.33 | 0.01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2 | 45.43 | 0.01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3 | 40.11 | 0.01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4 | 37.87 | 0.03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5 | 56.69 | 0.02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6 | 46.43 | 0.02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浅樱红 色 ,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7 | 41.35 | 0.01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8 | 53.60 | 0.02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09 | 32.94 | 0.03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QN10 | 46.22 | 0.01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BM01 | 20.01 | 0.62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樱红色 , 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BM02 | 12.19 | 0.17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浅樱红 色 ,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| BM03 | 16.68 | 0.53 | 反应后颜色逐渐显浅樱红 色 ,久置后颜色加深 | 
冷却后再称定质量 ,用 95% 乙醇补足减失质量 ,摇 匀 ,滤过 ,精密量取滤液 25 mL ,置恒重的蒸发皿 中 ,水浴干燥 ,于 105 ℃干燥 3h ,置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 ,迅速精密称定质量 ,结果见表 2。10批奇楠 种质产沉香样品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 3 批普通沉香 ,且远高于 《中国药典》 2020 年版标准规定的浸出物不低于 10% 的规定。
2. 6 沉香四醇含量及特征图谱测定
精密称取沉香样品粉末 0. 2 g , 置具塞锥形瓶 中 , 精密加入 95% 乙醇 10 mL , 称定质量 , 浸泡 30 min ,超声处理 1 h ,放冷 ,再称定质量 ,用 95% 乙醇补足减失质量 ,摇匀 ,静置 ,取上清液滤过, 作为供试品溶液 。取沉香对照药材约 0. 2 g ,精密称 定 , 置具塞锥形瓶中 , 精密加入 95% 乙醇 10 mL, 称定质量 , 超声处理 1 h , 放冷 ,再称定质量 , 用 95% 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 ,摇匀 ,静置 ,取上清液 滤过 ,作为对照药材参照物溶液 。取沉香四醇对照
品适量 ,精密称定 ,加 95% 乙醇制成 60 μg·mL -1 的 溶液 ,作为对照品溶液 。 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 沉香四醇质量分数为 0. 01%~0. 03% ,3批普通沉香 样 品 沉香四 醇 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0. 62% 、0. 17% 和 0. 53%(表 2)。
可见 ,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中沉香 四醇含量均显著低于 《中国药典》 2020年版中沉香四醇含量(不低于 0. 1%) 标准 ,而 3批普通沉香样 品中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均高于0. 1% 。此外 , 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特征图谱中仅峰 4 与普通沉香和对照药材色谱一致 ,其余峰不一致 , 3 批普通沉香样品特征图谱均与对照药材色谱图的 6 个特征峰 一 致 ,见图 4。

3 讨论
本研究基于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对采集于广东 和海南的 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的质量进行分析, 结果发现奇楠种质产沉香显微结构特征和理化显色反应符合规定 , 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 32. 94% ~ 56. 69% ,均显著高于《中国药典》 2020年版标准要求 ;但其性状 、薄层色谱鉴别 、特征图谱均与普通沉香和对照药材不相同 ,且沉香四醇质量分数仅为 0. 01%~0. 03% , 显著低于标准规定的沉香四醇含量要求 。可见 ,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不符合 《中国药典》 2020 年版标准 ,但3批普通沉香均符合标准 , 因此 , 目前奇楠种质产沉香尚不能作为沉香药材在临床上使用。
从奇楠种质产沉香样品的性状 、显微和浸出物 可以看出 ,其油脂丰富 ,搓之粘手 ,无朽木状 ,气 味独特 。本研究中 10批奇楠种质产沉香的醇溶性浸 出物质量分数均超过 30% ,可能与其富含 2-[2-(4-甲 氧基苯)乙基]色酮和 2-(2-苯乙基)色酮有关[8-10] ,而香 味独特可能归因于其含有丰富的与香味相关的愈创 木烷型和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[8] 。此外,《增订伪 药条辨》 记载:“削之自卷 , 咀之柔韧者 ,谓之黄蜡 沉香 ,尤难得 ,此即伽楠香也 ”[11] ,谢宗万[6]在 《中 药材品种论述》 中通过考证沉香也认为黄蜡沉就是 伽㑲香 。但本研究中奇楠种质产沉香是否为古之黄 蜡沉还有待深入研究。
综上 , 近年在中国广东和海南等地发现的奇楠 种质产沉香质量不符合 《中国药典》 2020年版沉香的要求 ,但因其香味独特 、树脂含量高等品质特点, 还有待对其应用及来源开展深入研究与挖掘。
注 :CK. 沉香对照药材。
图4 :奇楠种质产沉香和普通沉香特征图谱
致谢:部分实验样品由覃武业、温镇先先生提供。
参考文献
[1] 陶弘景 . 名医别录[M]. 尚志钧,辑校 . 北京:人民卫生 出版社,1986:64.
[2] 国家药典委员会 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:一部[M]. 北 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20:192.
[3] 张争,杨云,魏建和,等 . 白木香结香机制研究进展及其防 御反应诱导结香假说[J]. 中草药,2010,41(1):156-159.
[4] LIU Y Y,CHEN H Q,YANG Y,et al. Whole-tree agarwood-inducing technique:An efficient novel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high-quality agarwood in cultivated Aquilaria sinensis trees[J]. Molecules,2013,18(3):3086-3106.
[5] 费信 . 星槎胜览[M]. 冯承钧,校注 . 北京:华文出版社, 2019:5.
[6] 谢宗万 . 中药材品种论述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
社,1984:272-279.
[7] CHEN Y,YAN T T,ZHANG Y G,et al.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cense ingredients of cultivated grafting Kynam by TG- FTIR and HS-GC-MS[J]. Fitoterapia,2020,142:104493.
[8] YU M,LIU Y Y,FENG J,et al. Remarkable phy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-Nan agarwood induced from new- found Chi-Nan germplasm of Aquilaria sinensi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agarwood[J]. Int J Anal Chem,2021,2021: 5593730.
[9] YANG D L,WANG H,GUO Z K,et al. A new 2-(2- phenylethyl)chromone derivative in Chinese agarwood‘qi- Nan ’from Aquilaria sinensis[J]. J Asian Nat Prod Res, 2014,16(7):770-776.
[10] 杨德兰 . 绿奇楠致香成分硏究和沉香品质价[D]. 海 口:海南大学,2014:102.
[11] 曹炳章 . 增订伪药条辨[M]. 刘德荣,点校 . 福州:福建 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4:78.
(收稿日期:2021-07-03 编辑: 田苗)
备注:附件为基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的奇楠种质产沉香的质量分析与评价原文
 
		 
			 
			 
			 
			 
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