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中:沉香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
黎母山深处,绿意盎然的沉香林连绵起伏,阵阵暗香浮动。近年来,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立足黎母山东峒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,将沉香产业作为特色富民重点产业精心培育,以龙头企业为引领,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从种植、加工到文旅融合全链条布局,让一株株沉香树长成了带动群众增收、激活县域经济的 “致富树”。

科技赋能:筑牢种植 “第一车间”
琼中境内群山环抱、林地资源丰富,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沉香生长的理想家园。为夯实产业根基,琼中坚持规模化布局与科学化种植并行,目前全县沉香种植面积已达 2.5 万亩,覆盖 10 个乡镇,培育 200 亩以上种植企业 7 家。
作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海南大观沉香公司,在湾岭镇建成 2.78 万亩规模化良种种植基地,其中 6700 多亩已完成种植,4 万余株沉香可采香、36 万多株实现结香。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技术力量,基地重点培育 “热科 5 号”“热科 6 号” 等优良品种,配套建设 100 亩良种育苗圃,年育苗能力超 100 万株。通过水肥一体化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应用,结合与海南大学共建的沉香科技小院 “田间实验室” 模式,企业创新 “仿自然结香造香法”,实现沉香 3 年结香、6 年采香的标准化生产。

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,琼中创新推出 “两免两保” 联农模式,由企业免费提供良种种苗和技术服务,同时保证结香产量与底价收购。在湾岭镇试点成功带动农户种植 3000 株沉香后,琼中正稳步推进 10 万亩沉香种植规划,计划以龙头企业自有基地为核心,逐步扩展至全县各乡镇及全省适宜区域。
全链延伸:提升产业附加值
规模化种植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,琼中同步发力沉香加工环节与产品创新,打破产业发展瓶颈。目前,琼中沉香加工厂已基本建成即将投产,未来全县沉香可实现本地加工转化,改变以往向外输送加工的格局。

在产品研发上,琼中沉香已形成七大品类、100 余款产品,涵盖原料、精油、熏香、工艺品、食品饮料、日化及药用保健等领域。其中,与国家图书馆联合研发的沉香山子龙纹盘香,凭借文化与实用价值融合的创新设计,荣获 2024 中阿香会白玉兰奖。为保障产品品质,琼中引入芯片式全产业链溯源系统,实现 “一树一芯” 全流程监测,从育苗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均可追溯。2024 年,仅大观沉香通过线上渠道就实现销售额 3000 多万元,产业市场潜力持续释放。
三产融合:拓宽发展新空间
依托沉香产业生态与文化资源,琼中积极探索 “沉香 +” 融合发展模式,推动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业态延伸。作为 “国家森林康养项目重点建设单位”,大观沉香森林康养小镇正加速建设,未来将打造集康养休闲、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特色载体。

更具规模的沉香主题 5A 级景区已纳入规划蓝图,沉香博物馆、云上香岭、香林五园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集中亮相,让游客在感受沉香文化魅力的同时,体验森林寻香、康养度假的独特乐趣。这种 “农业 + 工业 + 文旅 + 康养” 的融合模式,不仅延伸了沉香产业链条,更让沉香文化得以传承创新,为产业注入持久活力。
多维利好:市场前景广阔可期
当前沉香市场正迎来结构性增长与多元化转型的黄金期,为琼中沉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数据显示,2023 年中国沉香市场规模约为 50 亿元人民币,预计未来五年将以年均 8%-10% 的复合增长率扩张,至 2030 年整体规模有望突破 80 亿元,若叠加中下游产业链延伸增量,市场潜力或超 100 亿元。

从需求结构来看,传统收藏级原料与宗教文化用品仍占主导,但医药健康与高端日化领域需求增速显著。2023 年沉香医药板块增速达 18%,高端日化市场规模突破 20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 29%,琼中布局的药用保健、护肤品等产品线恰好契合这一增长趋势。同时,消费市场正从长三角、珠三角等一线城市向中西部延伸,成都、西安等城市相关消费同比增长 25%,为琼中沉香拓展下沉市场提供了机遇。
政策层面的利好进一步释放发展红利。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》将沉香纳入中药原材料重点目录,《传统工艺振兴计划》扶持香道技艺传承,3 项沉香鉴定国标预计 2025 年前落地,将推动市场规范度提升 30% 以上。琼中作为海南沉香主产区,凭借 10 万亩种植规划的产能储备、全产业链布局的先发优势,以及 “一树一芯” 的品质保障,有望在国产沉香原料自给率提升至 50% 的政策目标中抢占重要份额,成为国内沉香市场的核心供给地之一。
如今的琼中,从黎母山的沉香林地到现代化的加工车间,从特色文创产品到康养旅游项目,一条涵盖科研、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文旅的沉香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。随着 10 万亩沉香种植规划的逐步落地和产业融合的持续深化,琼中沉香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、实现生态富民的特色标杆产业,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蓝图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