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第一香:兰奢待
在日本东京的东大寺里,有一块木头,它不仅被誉为日本的国宝,还是中日两国历史交流的见证。这块木头就是天下第一香:兰奢待,它是隋朝皇帝隋炀帝赏赐给日本使者的一块沉香木。

那么,为什么隋炀帝会送给日本人一块木头呢?这块木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呢?日本人又是如何珍视它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。
公元607年的中国正处于隋朝的盛世时期,而当时的日本则相对落后。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,日本派遣使者小野妹子到长安向隋炀帝朝拜。
然而,这次朝拜出现了意外情况。小野妹子在见到隋炀帝后,宣读了日本天皇写给隋炀帝的贺词,贺词的第一句是:“日出处天子敬白日没处天子书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因为日本位于中国的东方,所以日本天皇比隋炀帝更早看到太阳。这在隋炀帝看来是极大的无礼和挑衅,他认为日本是中国的藩属国,没有资格和中国平起平坐,更不要说嘲讽中国了。他当即勃然大怒,想要惩罚小野妹子。幸运的是,有人及时劝解,小野妹子也赶紧向日本天皇报告了此事。日本天皇在得知后,也十分惊慌,赶紧再次写信向隋炀帝解释和道歉。
经过一番周折,这个风波才算平息。在小野妹子即将返回日本时,按照惯例,隋炀帝要赐予他一些财物作为礼物。考虑到之前的误会和冲突,隋炀帝决定送给小野妹子一件特别的礼物,以示大度和友好。这件礼物就是兰奢待。
兰奢待,一块瑰宝般的沉香木。这种珍稀的香料和药材,源自树木遭受真菌或昆虫侵害后的自我修复。在树干内部,沉香木形成了香气浓郁、色泽深沉、密度极高的独特木材。

其中,最高等级的“黑沉香”正是兰奢待的品种。 兰奢待全长156厘米,重达11.6千克,形如游鱼。其表面光滑如黑玉,内部棕红色细腻如丝。
沉香散发出的淡雅而持久的香气,能净化空气、宁静心灵、驱邪避凶、增强免疫力,可谓集养生、装饰、享受于一体。
沉香,一种拥有丰富药用价值的珍稀植物。它能治愈多种疾病,如风湿、痛风、胃病、皮肤病等,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香气和药效只会愈发显著。
在隋朝时期,兰奢待就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,连隋炀帝都曾将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日本人。据说,隋炀帝甚至用沉香木制作了一座高达36米的佛像,以显示他的奢华和威严。
这座佛像曾经屹立在大兴城的大兴善寺,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佛像。然而,这位皇帝的奢华之作后来被唐太宗李世民所拆毁。
小野妹子在日本境内截获了兰奢待,被此宝物深深感动。他带回日本,并将其赠予天皇。天皇在见到这件宝物后,大为震惊和敬畏。
他认为这是隋炀帝对日本的特殊赠予,表达着深深的好意。为了表示对隋炀帝的敬意,他甚至向隋炀帝行了跪拜礼。随后,天皇将兰奢待命名为“物之善
者成为兰奢待”,意思是最美好的物品就是兰奢待。他将兰奢待视为日本的国宝,将其交由东大寺保管。从此,兰奢待成为了日本的最高象征,只有天皇
和幕府将军才有权使用。 每当使用兰奢待时,使用者都需要在上面留下字条,说明他们的身份和使用时间。
据记载,兰奢待共有三次使用记录。
其中,公元1469年,足利义政为了祈求国家和平,从兰奢待中切下一小块,并在上面留下了“足利义政截香”四个字。

1574年,织田信长以权威和气势为名,自兰奢待中切下一小块,并留下“织田信长截香”的印迹。

873年,明治天皇纪念维新成功,亦自兰奢待中切下一小块,并留下“明治十年依敕切之”的记号。

除此两次外,兰奢待无人敢碰,包括天皇和幕府将军,也仅在特定场合使用。日本传统仪式“听香”,即在人群中焚烧各类香料,由参与者通过闻香辨别香料种类和品质,是一项考验香料知识与鉴赏能力的游戏。
能辨识出兰奢待香的,便是最高水平的听香者。
兰奢待,日本的国宝,是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它在艺术、文学、宗教、礼仪等多个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。

我们通过以下实例,一起领略兰奢待的魅力。 在艺术领域,兰奢待被视为美的象征。无论是它的形状还是香气,都备受赞誉和模仿。
例如,有一种名为“兰奢待画”的日本传统绘画风格,以兰奢待为主题,用水墨或彩色绘制出兰奢待的形象,或者以兰奢待的香气作为灵感,创作出抽象的图案。
这种画风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家,如藤原定家、山口素堂、池大雅等,他们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兰奢待的敬意和热爱。
在文学领域,兰奢待同样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频繁出现在诗歌和故事中。例如,平安时代女诗人小野小町所作的“兰奢待之歌”,这首著名的和歌描绘了兰奢待的神秘和魅力。
歌词是这样的:兰奢待,你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,你的花瓣像月亮一样明亮。你在春天开放,你在秋天凋零,你是一首永恒的诗。

总的来说,兰奢待是日本文化的瑰宝,它的美、香、形都深深烙印在日本人的心中。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学,兰奢待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,是日本文化独特的象征。
这首歌倾诉了诗人对兰奢待的深深向往和神秘感,同时也隐含了对爱情的炽热渴望和孤独寂寞。而在江户时代,井原西鹤创作了一部名为《兰奢待物语》的著名小说,它以兰奢待为主题,交织了爱情、权力、阴谋、复仇等多种元素,被公认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巨著。
在日本的宗教领域,兰奢待则被赋予了神圣和崇高的意义,被视为佛祖和菩萨的化身,能带来福祉和灵感。例如,在东大寺,有一尊名为“十一面观音”的佛像,它是由隋朝赐予日本的另一件国宝——金铜十一面观音像所改造而成。
这尊佛像头上独具匠心地嵌入一小孔,内藏兰奢待,旨在赋予佛像清香,增强其神韵与庄重。此外,在日本各地的寺庙和神社中,兰奢待与神像、法器同属于一种崇高的信仰象征,如法隆寺、春日大社、平等院等。
在日本的礼节文化中,兰奢待更被视为一种尊贵与敬意的象征,在诸如朝见、祭祀、婚礼等庄重场合中常被使用。 以兰奢待为代表的香道文化,历来是日本传统的精髓之一。
在香道仪式中,人们通过欣赏香料的香气、形状、色泽等特性,培养对美和道德的感悟与修养,进而提升自身的品格与品味。
此一仪式自古传承至今,流传有诸多流派与规则,如樱井流、小堀流、武田流等。在这些流派中,兰奢待以其独特地位,成为最尊贵、最神圣的香料,只有在最为特别的时刻,才能献上香品。
从上述例证中不难看出,兰奢待在日本文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,它已超越了沉香木材的范畴,成为一种蕴含精神和象征意义的符号。